「你……」
「我曾聽人提起過你,只是他們無一例外說你出手狠戾,人卻如死水一般。如今一看,倒不盡然。」游光的語氣一直很平靜,「劍不狠,人不穩。」
寥寥幾句話就足以勾起張真簡的怒火。
他自然明白對決之時先被對手挑起怒意是相當危險的,所以這一千年來無論受到怎樣的挑釁和刺激,也鮮少有真正被激怒的時候。直到此時此刻,明明對方赤手空拳,自己已經占盡上風,甚至是先出言嘲諷的那個,最後卻反被對方三言兩語就激怒至此。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對方的身份。
張宣昰,張宣昰!張宣昰……張宣昰就是所有「真」字輩弟子至死也無法擺脫夢魘。
這天地間誰都有資格來提起當年之事和張寄英,唯獨張宣昰沒有。
偏偏對方說得並沒有錯,他張宣昰是所有人的夢魘,但他們並不是張宣昰的夢魘,他對他們的嘲諷毫不在意,而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他們新的噩夢。
可張真簡不甘心!
「張宣昰,我打從出生起便知道你是天師道最強之人,可是那時的我至死也沒有機會與你一戰,不知你我強弱。如今終於得來這個機會,你卻連那把長生都丟棄了,我不會為你惋惜,也不想與你堂堂正正的分個高下了,因為你必敗無疑。」
那雙劍攻勢越來越猛烈,招招致命,游光面上還算平靜,心底卻早在遇上對方時便已經提高了警惕。有一句話對方說得並沒有錯,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他手中並無長生,很難有勝算,何況敵人已經被激怒。
張真簡啊……他也不是完全沒聽過這個人……
「張真簡是第三十三代張天師,他從他的父親,也就是第三十二代張天師張寄英的手中接過了張天師的位置。」
就在閉市後的鬼市,張和邑坐在一塊大石上為面前的姑娘講起了她好奇的故事。
眼下旭日東升,元提早已不習慣在這樣明亮的天色走動,張和邑與趙景卻很喜歡日出後的景色,他們尋了個僻靜之處,坐在林子裡一起聊了起來。
「天師道的內亂就是被他的父親終結的嗎?」元提好奇道。
但張和邑的表情卻變得微妙起來,像是覺得這句話頗為諷刺。他搖搖頭,「張寄英是第三十二代張天師,但他並不是張宣昰指定的接班人,也不是另一派想要擁立的人,成為最後的贏家實屬巧合。」
在張宣昰之前,天師之位的傳承幾乎都是父子相傳,直到沒有子孫的第三十代張天師將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叔叔張宣昰,而後者又是天師道天賦最高之人,這才讓天師道弟子有了一種天師之位是屬於天師道最強者的錯覺。再加上張宣昰手段強硬,行事激進,他在位期間讓天師道從一個潛心修道的道派變為了滿手鮮血人人畏懼的存在,以至於他身死之後,一些天師道弟子仍然「深受其害」,他們甚至不滿意張宣昰親自選的接班人,準備擁立一個為人行事更偏激的弟子為張天師。而一些希望天師道改變的人則堅決擁護張宣昰的選擇。兩派的人誰也不讓誰,百年內亂就此拉開帷幕。在這場混亂的爭權之戰中,身為本家弟子的張寄英其實並不占優,甚至原本也是跟著長輩們去擁立別的兄弟當張天師的,但隨著內亂愈演愈烈,那個被他們寄予厚望的年輕人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也學著張宣昰去斬殺惡鬼,結果因為自滿和大意而殞命。當家中長輩急於再選一個小輩去爭天師之位時,張寄英就這樣半推半就地成為了張天師的候選人。為了不讓家人失望,也為了自己心底里那說清道不明的心思,張寄英在這場廝殺之中幾乎是拼盡了性命,他與自己的師兄弟們爭搶著那個位置,甚至不惜對曾經的好友下了死手,最後終於成為了張宣昰的接班人。
但或許是因為這個天師之位來得太不容易,當他成為張天師之後也未松過一口氣,不僅要面對同門的虎視眈眈,還要盡好天師的責任,統領整個天師道。而所有的張天師都免不了被拿來與上一代做對比,張寄英也是如此。偏偏他的上一代張天師是天師道永遠都邁不過去的一道「心坎」,在追逐和痛恨中,張寄英更加惶恐不安。而這無法宣洩的恐懼全部被他施加給了自己的接班人,也就是他的長子張真簡。
有了第三十代和第三十一代張天師為先例,天師道已經不想再看到哪位張天師放棄成婚生子。於天師道而言,天師沒有血脈相連的繼承人才是最大的禍事。正因如此,張寄英年少成婚之後,便一連生下了六個孩子。張真簡身為長子,從小受到了最大的期待和最嚴苛的教導,張真簡對這個長子的期望甚至超過了其他幾個孩子加在一起。為此,張真簡打從降生開始便沒有見過父親的笑臉,張寄英教導他的方式永遠像是對待仇敵一般。雖然從父親的立場看來,這是在磨鍊兒子的意志,但在張真簡看來,自己自從懂事起每一日受到的折磨都堪比酷刑。
父親讓他刻苦練功,每日只睡一個時辰,他可以忍受。無論他做的好與不好,父親永遠對他非打即罵,他也能堅持下去。但最難忍受的其實是父親對他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