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1 / 2)

解鑒最初是不同意的。不過沈有容提出的條件打動了他:他會送上沈懋學在各地書院的講稿二十篇。

曾芸芸知道之後,立即提高了條件,理由很簡單:房子是肖平租的。於是,肖平的手中很快也多出了二十篇沈懋學的講稿。

沿街的房子裡,燈光也一直亮著。殷志對贏下賭局信心滿懷。不過,他的志向並不僅僅在此。他認為自己在白鹿洞書院能夠獨占鰲頭,在白鷺洲書院一樣能獨領風騷。

夜愈發深了。

沈有容手持一本兵書看了會,便丟在一邊,又取出一本《三遂平妖傳》翻看。看了一陣,他慨嘆:「聽說湖海散人就是在廬陵病故的。他寫的書,好看。可惜我晚生了兩百年,無緣與湖海散人一見。」

解鑒正在燈下對著書撓頭,問:「湖海散人是誰?」

沈有容道:「羅貫中啊。你沒讀過他的《志通俗演義》嗎?」

解鑒搖搖頭,道:「沒時間。」

沈有容卻道:「你是沒意思。」

解鑒不願與他爭辯,道:「沈兄,我還要攻書。要不,你去找肖平聊吧。」

沈有容看了看外面,道:「他竟然睡覺了。明天就考試,他不是很用功嗎?」

解鑒道:「老大讓他睡,他不敢不睡。」

沈有容覺得無趣,道:「我也睡了。解鑒你繼續,爭取明天考個好名次。」

後半夜,解鑒終於熄燈了。沈有容睜開了眼睛,他默念了一聲「圓兒」,看向窗外,星月正漸漸西沉。

第68章

月考各顯本事

八月二十八日,涼爽的天氣里,月考開始。整場考試將持續一個上午。

平日裡略顯嘈雜的書院,一下子安靜了許多。

書院外、內、上三舍的卷子不同,遊學生和在捨生的卷子也不同。

遊學生考的內容更加基礎,只有帖經題和墨義題,也就是句子填空和注釋。在捨生就難得多了。以肖平所在的外捨生來說,除了帖經題和墨義題外,還要寫一篇八股文。

坐在桌前,拿到試卷,填好姓名,肖平沒有立即下筆答題,而是瀏覽起整張試卷。

二十道帖經題,十道墨義題,一篇八股文,題量稍多,並不輕鬆。

肖平看向第一道帖經題。

試卷上印著:「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後面是長長的空白,然後又有幾個字:「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中間的空白,自然是需要填寫的地方。

這句話出自《論語裡仁》,哪怕一般社學的學生,也需要熟讀成誦。

不過想想自己也是社學的學生,肖平不由一笑,隨即認認真真在空白處寫下一段小楷:「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在曾芸芸的監督下每日勤練不輟,肖平的書法已經很見功力,已經能夠展現出顏體端莊陽剛的美感。另外,因為曾芸芸給了肖平許多後世書法家的感悟和技巧,再加上曾芸芸刻意的理念灌輸,肖平的顏體還多了一些他自己融入的秀美之感。

檢查了一下,沒有錯漏,肖平繼續下一題。

這一題還是出自《論語》。雖然已經滾瓜爛熟,但肖平依然認真細緻,默寫後還檢查一番。

連續答了三道《論語》中的句子,接下來的七道題,分別出自《孟子》《大學》和《中庸》。對肖平來說,這種純粹考察記憶力的題並沒有難度。

不過肖平想來,其他人也不會在這種題上犯錯。真正拉開分數的,還是下面兩種題型。

墨義題的第一題同樣出自《論語》: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這句話意思看似簡單,可實際上有坑。

肖平還清晰記得自己學到這段話的時候,曾經向曾夫子請教過。曾夫子告訴他,最後一句的四個字「無所取材」,有人直接解釋為沒有地方取得木材。也有人認為「材」通「裁」,將文意解釋為「子路太好勇,不知節制、檢點」。因為朱子贊同後一種觀點,所以就要按照後一種解釋。

最新小说: 醉可飲 惡毒女配的狗腿子 暴躁佛修她竟是魔頭 逃妾 請勿在無限世界養邪神 她是S級哨兵們的白月光聖女 穿書讓我拆CP 我靠寫鬼故事爆紅全星際 師父每天求我別破境了 再抓,絕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