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澤拿親兵帶回來的畫像跟聞拾山比了比,年紀是能勉強湊上,但聞拾山看人的眼神太純粹了,少了那麼一些文官的精明。軍師給他畫了一點細紋,又親自指點了一番,君澤再看時,倒真像那麼回事了——
反正糊弄那些沒見過薛大人的蠻人足夠了。
臨行前,君澤將那一摞戰事安排都託付給了李將軍。
李將軍雖然性子急躁了些,但對沈大帥忠心不二,只要是定下的事,就不會再追問,一絲不苟地執行軍令。
北風捲起出行隊伍的旗幟時,遠在京城的兵部尚書江大人從清夢中驚醒。
他收到了一封私信,送信人隱秘,不能外傳,家丁只好在這時叫醒他。
江大人打開一看,先看到了薛彥良的落款。待看完內容,一口氣差點沒背過去。
這沈大帥,簡直就是閻王派來索他命的!
於是兵部尚書清早縱馬闖進了戶部尚書齊大人家大門,將人從被子裡拖了出來。
齊大人暗罵了他一百遍,頭重腳輕地聽他叨叨了半晌,終於聽了個囫圇。他沉默了片刻,還是搖頭:「不成,朝廷已經在往賠款做準備了,這時候你找我要軍備,皇上知道了,你我拿什麼說辭去?」
江大人恨不得把密信拍他腦門上:「我的齊大人,你還愁說辭呢,沈將軍的意思你看不明白?他這是鐵了心要打,要是軍備跟不上,北防線就完了!到時候蠻人打進來,你是擔心蠻子的刀,還是皇上的怪罪?」
他說著冷靜了些許,開始跟他講道理:「況且,真到了那時,議和派還不知要怎麼編排把鍋甩在你戶部身上呢。也不用你現在就撥,只要把東西都準備上,前線一有消息立刻送出去,這不算違命吧?」
齊大人細細一想,的確是這麼個道理,便一咬牙,道:「行,就按你說的。」
第96章 入敵營
九月初九,巴林部的營地頭一回以迎的方式進了漢人。
旌旗飄揚,衛兵夾道,年輕的首領忽德圖親自來迎接。乍看一派和諧敦睦,好似和談已塵埃落定。
然而一進帳,那雙慈眉善目立刻寒光畢現。周國北防統帥沈君澤,連同和談使「薛彥良」一起,被秘密關進了營地深處的一座帳篷里。
營帳中架了一座簡易牢籠,三四名蠻兵輪番看守。
「薛彥良」戴著鐐銬,在蠻兵落鎖時哆嗦了一下,跌坐在地。蠻兵輕蔑地哼了一聲,不願再多看這些膽小如鼠的周人幾眼,提了一下身後的彎刀刀柄,轉身出了營帳,守在門口。
薛大人又裝模作樣號哭了幾聲,見門外沒了反應,才慢慢收聲。一眨眼的工夫,他的表情便從如喪考妣,切換到了悠然自得,變回了北防小將聞拾山,把君澤身後的兩個親兵看得一愣一愣的。
聞拾山硌著鐐銬,艱難在袖子裡摸索著,半晌,竟然摸出一支茱萸來,口中低聲吟著:「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