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下了兩組。
一組是施元夕他們,另外一組,則是李謂那組。
李謂那邊聽說是已經寫成了,但仍舊覺得不夠完善,所以在進行二次修改。
李謂雖是蔭監生,學識卻不差,身上也有功名,他晚交,是為了盡善盡美。
施元夕這一組……
就純粹是半點沒有準備了。
這些時日,施元夕聽聞朝上爭論不斷。
她又深入簡出,每日裡都待在了國子監。
沐休時也在家中溫書,連施雨煙小姐妹舉辦的賞花會,施雨煙彆扭地來邀請她一同去,她也都推拒了。
同在國子監內,施雨煙最清楚施元夕的處境。
大考改制,除去了此前原本就受關注的學子外,新學子裡,引發最多爭論的,就是施元夕。
絕大部分的學子,都認為她無法通過第一次的大考。
也是因此,施雨煙並沒有為難她。
誰知那日她去了後才知道,那賞花會竟然還邀請了魏青染。
魏青染自坐下後,一言不發,目光不斷地落在她的身上。
施雨煙心頭不適,回來告知了施元夕。
施元夕倒並不意外。
魏家忙著朝上的事,分不出空閒來對付她這個小蝦米。
魏青染倒是記仇,可她不出門,她暫時也不能將她如何。
她當初借徐京何的手,將魏青染弄出國子監,為的就是讓魏青染游離在她的生活之外,好讓她空出時間來,好好準備晉升考試。
她這兩個多月的時間,皆在溫書。
倒不是施元夕對自己沒什麼把握,而是她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只要停下來,就會不斷地學習和充實自己。
施元夕埋頭苦讀,路星奕不見人影。
就王恆之一個人,急得原地打轉。
他是蔭監生沒錯,可至少大考是得要參加的。
邱學正的策論一日不交,他們三人便一日沒有參與大考的資格。
入學第一次大考就沒參與,他想不出來自己會是個什麼下場。
偏另外兩人,皆是跟沒事人一般。
王恆之知道他們兩有過結,可在講堂內沒有來往便算了,這策論還是要寫的呀!
終於,在李謂那組重新遞交了更改後的策論以後,王恆之坐不住了。
他難得在休息時間找上施元夕,焦灼地問她:「邱學正的策論,你可有想法了?」
施元夕微頓:「課題已有了想法,你呢?」
王恆之大喜,當即道:「既是已經有了想法,那不若今日便一起商討吧?」
施元夕同意了。
結果他去找路星奕的時候,對方卻道:「既是有了想法,你們便自己去寫不就成了?」
王恆之傻眼了:「可這是我們三人的共同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