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就是為了給魏昌宏沒臉。
而這般舉動一出,京中更沒有人在意施元夕了。
她是最初繪製出這圖紙的人沒錯,可現在最重要的東西已經鬧得滿天飛了,那不管是誰所繪製,都不太重要了。
重要的是……誰能第一個還原出來。
各方勢力都較著勁,想要做那第一個掏出新火銃的人。
進度參差不齊,但有一點大家都達成了一致。
那就是這東西短時間內,暫時還沒有辦法投入使用。
這樣一來,施元夕身上的壓力更小了一些。
且因為孫侍郎的事,堵死了她進入兵部協助的路。
這些時日以來,魏家連個眼神都沒有分給她。
而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即將到來的科舉中。
春闈三年一次,每次都尤其重要。
而這一次春闈,在先帝駕崩後,又在局面混亂時,幾大家族都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魏家自然不可能避讓。
只是朝中如何紛爭不知,鬧騰了數日後,終於定下來了本次的春闈主考官。
消息傳到了縣主府時,施元夕正在和張媽媽剝花生。
樂書興沖沖地從外邊進來,進門先喝了一口茶,隨後才道:「小姐,春闈主考官定下了,您絕對想不到是誰!」
施元夕聞言,頭都沒抬,張嘴就道:「徐京何?」
樂書那滿臉的興奮,頓時就被她憋了回去。
她頂著張媽媽嘲笑的目光,不服氣地道:「不是,您什麼時候知道的?」
施元夕拍了拍手上的灰,逗她:「就這還用打聽?」
這幾日,京城學子間都快要鬧開鍋了。
這件事情剛提出來的時候,朝中就以徐京何資歷太輕的理由,駁回了底下大臣的請命。
可架不住徐京何本人的官聲實在是太好聽了。
他本人就學識出眾,遠勝於現在的年輕官員,又有此前肅清國子監舞弊之風的政績。
更為重要的是,他本人的資歷雖然輕,可卻得了那位當世大儒林老的讚賞。
加上江南徐氏確實桃李滿天下。
魏家在國子監舞弊的事上,就已經失去了先機。
如今這等局面下,若是不顧一切地強行指定主考官,只會引來了更強烈的反撲。
……更為重要的是。
徐氏的水軍,恰恰好在這幾日捕獲到了一批海賊。
國子監學子議論此事時,絕大部分沒有將其聯繫在了一起。
但施元夕卻覺得,世上絕對沒有這麼巧合的事。
徐京何抓住的哪是賊,這分明是抓住了魏家的什麼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