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元夕遠遠地站在了人群中,看向了那個領頭的於翰林。
對方在徐京何出現的第一瞬間,便直接開了口。
到底是老臣,聲音洪亮非常,將他所有的話,清晰地傳入了在場人的耳中。
「老臣為官四十三載,從未有過一刻懈怠!」於翰林神色激動,只著中衣的身子佝僂著,還帶著些戰慄,他發色已經花白,身型尤其清瘦,可這一刻,那雙眼睛卻尤其地明亮。
「此番得朝中旨令,得聖上看重,為春闈科舉出題。」
「老臣依照律令,閉門不出,反覆斟酌思考後,方得了選題。為避嫌,近些時日,除早朝外,不與任何人來往,閉門謝客,連外孫出世時,也未敢踏出家門半步!」
「未曾想!」於翰林聲音突然高昂了起來,帶著激烈的情緒,以至於全身發抖:「翰林院中竟有歹人,趁我等不備,偷換春闈試題,還欲將其泄露出去,破壞科考公平!」
「我等不過區區賤體,死不足惜,可科考乃大梁之根本!是成千上萬考生畢生所求,不該被就此糟踐!」
「今日我們三人,就此脫下官服,以其項上人頭作保,懇求順天府……」於翰林微頓,目光直直地落在了那徐京何身上:
「主考官徐大人,徹查泄題之事!」
「還請大人,還天下讀書人一個公平——」
第41章 直接斬殺
大梁建朝百餘年間,科舉出現過許多事情。
可像是這樣,在科舉以前,幾個出題的老臣聚在了一起喊冤的事,是前所未有的。
順天府外,人聲鼎沸。
來往的皆是學子,還有些個看熱鬧的百姓,卻都是被眼前的這一幕驚到了。
施元夕站在了國子監學子中,聽得無數學子議論紛紛。
「……別的也就不說了,於翰林可是最為正直不過的人,如今竟是連他也遭受了這樣的冤屈!」
「科舉是國之根本,如此構陷出題者,是打算毀了大梁的根基嗎?」
「我倒是有一事不明。」施元夕抬眸,看向了前邊站著的路星奕。
他與周淮揚二人並肩而立,遠遠地看著這一幕:「眼下距離科舉也還有些個時日,此前也未曾聽說有考題泄露之事,當然,我只是說我沒聽到。」
「這三位大人為何這般大的反應?」
周淮揚看了他一眼,並未多言,倒是施元夕邊上的李謂緩聲道:「既是試題還沒有真正散播開來就已經發覺……那便只能是內鬼所為。」
他說得隱晦,可這番話以後,連那一慣漫不經心的路星奕,都忍不住回頭看了他一眼。
旁人或許不知道翰林院的情況,他們幾人卻是心知肚明。
什麼內鬼?
這分明影射的是頂上那無法無天的一家。
路星奕臉色沉了下來,身側的周淮揚輕聲補充了句:「於翰林等人,一直在翰林院中頗受排擠。」
這次的出題人,卻偏偏繞過了所有魏家手底下的臣子,偏偏落在了他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