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議定,惠安宮內安靜下來。
施元夕沒跟其他人一同離開,反而是留在宮中,和周瑛、小皇帝一起用膳。
這些時日事忙,她在宮中待的時間比在自己府中還多,偶爾天色太晚,還會留宿宮中,小皇帝都已經習慣她的存在。
周瑛換上常服,神色輕鬆,讓人將飯菜擺在圓桌上,施元夕與她對坐,小皇帝居中。
氣氛融洽,與她們從前在青雲寺內幾乎沒什麼不同。
小皇帝眼珠子骨碌碌地轉,抬手夾了一塊紅糖蓮藕放到施元夕的碗中,笑眯眯地道:「施姐姐吃。」
周瑛回到宮中後,小皇帝逐漸顯現出幾分孩童心性來。
施元夕垂眸看了眼碗中的東西,這道菜是小皇帝近期的最愛,身邊伺候的宮人怕他吃多了牙疼,每次上這道菜時,都只有單薄的三片。
他正是貪嘴的年紀,可她難得留在宮裡吃飯,這等好吃的,他是無論如何都要留一份給她。
施元夕輕眯著眼看他:「皇上怎麼又叫起這個稱呼來了?」
不說身份,她也該與周瑛一個輩分吧,也不知小皇帝怎麼想的,偏要叫她姐姐。
她在御書房上值時,若只有她和小皇帝二人,他便會叫她姐姐,施元夕糾正過好幾次,小皇帝應下了,等沒人的時候又沒事人似的喊出了口。
小皇帝充耳不聞,只低下頭繼續吃自己的。
一共三片蓮藕,他先給周瑛夾了塊,又給施元夕一塊,自己只剩下一塊,心頭卻甜滋滋的。
施元夕生得好看,他不想像叫那些白鬍子老頭一樣叫她老師,就要叫姐姐。
飯後,小皇帝還有功課沒做,施元夕和周瑛在書房說話。
施元夕道:「謝郁維那邊,確實有一人可用。」
不是他們打算推出去當靶子的朱御史,而是另有其人。
周瑛抬眸看她,微頓片刻後便反應過來,道:「可是謝家的另外一門姻親?」
施元夕輕點頭:「此人與太后娘娘同姓,之前與臣同在國子監中,在臣進入國子監前,他便是國子監頭名了。」
周瑛輕皺眉,因為同姓的緣故,她對謝郁維母族也有所了解。
雖是同姓,她和周家卻並沒有什麼關係。周家在京中算不得大家族,能在朝上排上號,皆是仰仗於謝氏。
「他與謝郁維是表兄弟,周、謝兩家多年來關係融洽,謝郁維母親雖已亡故,可周家到底與他是血親。」
這種情況下,只怕周淮揚的立場輕易不會發生改變。
施元夕眼眸閃爍:「謝家昌盛,似是周家這樣的小世家,都只是謝家這艘大船上的船員,謝家把持著前進的方向和所有的決策權,其他人只能按照這個方向走。」
「周淮揚的父輩就是如此,到他時,周家也理所當然地給他安排同樣的路。」
施元夕在國子監時,與周淮揚來往並不多,甚至對他這個人說不上了解。
只從這些來看,她想要說服周淮揚幾乎是沒可能的。
但是。
施元夕抬眸與她對視:「周淮揚是個聰明人,太后有所不知,他入朝後經手的都是謝家的事,蔣譚明倒台後,卻並未涉及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