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我們自行上去即可。」這位夫人說道。
這位夫人覺得自己既然是過來祈福的,就應該自己走上山,畢竟心誠則靈。白雲觀也是只有一條上山的台階,以往她到白雲觀去祈福也是自己走上去的。
她們拒絕之後,轎夫便去問其他人。這裡坐著休息的許多都是遊客,她們想到山頂的道觀上柱香,但是走到此處就已經覺得累了。
轎夫問了幾個人之後,就有人做了嬌子。
剛好這時候,兩人也休息的差不多了,便跟在嬌子後面繼續上山。
兩個轎夫別看抬了一個人,但是速度比她們快多了,沒一會兒就她們遠遠甩在後面,知道再也看不見蹤影。
這嬌子也是今年才有的,寧啟上了幾次山便發現,每次走到仙人潭這裡,許多遊客都已經體力不支,再也沒有精力往上了。
來這裡遊玩的人,要麼是富家子弟,要麼是商人,他們平時許多都疏於鍛鍊,想要爬上山確實有點難度。
寧啟和鄭雲考慮了一下,便從周圍的村子裡選了一些體力好的人來抬轎子。
這些人在村里都是干慣了農活,平時經常需要背各種東西,力氣很大。抬轎子對於他們來說自然不在話下。
到了渡水山道觀,這位夫人便看到這道觀修建的很是宏偉,並且面積比起白雲觀也不小。觀內的香客也很多,不過大部分都是來石溪村遊玩的遊客,他們知道這裡有道觀,自是要來上一炷香的。
她還看到了有些人穿著樸素,像是附近的村民,也來觀里上香,只是這些人在遊客中只是少數,便不那麼明顯。
和接待的小道士說明來意之後,小道士便安排他們到客房住下。
她們來的時間比較早,幾乎是白雲觀剛建成,就立馬趕了過來,因此這個時候客房的香客只有寥寥兩三人。
但是住進來幾日之後,來白雲觀小住的香客慢慢變多了起來。直到她們祈福完畢離開,白雲觀的香客還有很多。
下了山之後,果然看到蓮花和睡蓮還在盛開,這位夫人便又住到了雲啟客棧,準備在此處欣賞完蓮花和睡蓮再回去。
像這位夫人這樣的遊客還有很多,許多人本來是衝著白雲觀來的,但是來到石溪村之後,見到了石溪村優美的環境,以及正在盛開的蓮花和睡蓮,便決定在石溪村遊玩幾日。
還有些遊客本來是來石溪村遊玩,但是知道這裡有道觀,也都會去看一看。
石溪村的風景和渡水山上的道觀,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
九月初九,寧啟和鄭雲家裡。
「爹爹,抱!」大寶和小寶今日都穿著可愛的衣服,伸著手讓寧啟抱,聲音含含糊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