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景雲上完課,就回家吃飯。
初一那天她見過譚崢泓,但這兩天譚崢泓一直沒過來,倒是他的保鏢,又來了孤兒院這邊。
桑景雲覺得他們已經不是保鏢了,而是孤兒院的保安。
一直到初五那天,桑景雲才又見到譚崢泓。
譚崢泓跟她一樣,去聽了一上午的課,回來就道:「桑小姐,姚先生耐心真好!」
孤兒院有那麼幾個孩子,連十以內的加減法都算不清楚,他看得都急了,姚同豐竟然還能溫聲細語,真的太厲害了。
譚崢泓把自己去聽課遇到的事情仔細說了,桑景雲聞言道:「這些孩子從小缺吃少穿,肚子裡還長寄生蟲,他們長期營養不良,學東西也就比普通人慢。」
這個時代的窮人,和現代的窮人不一樣。
這時的窮人,是真的會被餓死的,若不是譚崢泓,這些孩子,很多都活不到成年。
還有寄生蟲……剛來時,他們每個人都長蛔蟲蟯蟲,譚崢泓光是給他們買驅蟲藥,就花了不少錢。
「原來如此,」譚崢泓道,「幸好我爹有錢。」
桑景雲聞言笑了笑:「幸好我爺爺有錢。」
她這身體的原主小時候總發燒,若是生在普通農家,大概率會夭折。
譚崢泓這時,又說起辦廠的事情:「桑小姐,我已經跟我父親說過辦廠的事情,我們辦一個磚瓦廠,股份一人一半。」
辦磚瓦廠,是比辦水泥廠方便的。
他們國家燒制磚瓦,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他請幾個會燒磚的師傅,再學一學現在較為先進的燒磚技術,蓋一個好點的磚窯,再請人做一些手工壓磚坯的簡易機器,就可以開始燒磚了。
他們國家在古代,燒制的一直都是青磚,而這次辦廠,譚崢泓打算燒制紅磚。
紅磚的燒制方法比青磚要簡單,成本也低,當然,紅磚的使用壽命比不上青磚。
但一般的建築,使用紅磚已經足夠。
桑景雲對此也很贊成。
她辦磚瓦廠,是想創造足夠多的工作崗位,既如此,就沒必要去製作精細昂貴的東西,薄利多銷才是追求。
上海人口在接下來幾十年裡,會增加很多,建房需求也大。
而對普通人來說,蓋房子用紅磚已經足夠。
至於有錢人,他們的房子,有些乾脆是用石材來蓋的,總之怎麼奢華怎麼來。
譚崢泓要把磚瓦廠的股份給桑景雲一半,桑景雲並未推辭。
等磚瓦廠賺了錢,有了分紅,她打算拿來蓋別的工廠,或者為將來的戰爭積攢物資。
現在時間還早,就先蓋工廠。
一個國家想要強大,必須發展工業。
譚崢泓又跟桑景雲說了一些別的事情。
比如有個英國人很喜歡他翻譯的《真假千金》,又比如他們國家,會有很多勞工被派往歐洲戰場。
其實去年,英法兩國就已經開始招募中國勞工。
現在,招募的人越來越多。
桑景雲聽說這件事,從記憶里翻出一些事情。
她記得自己上輩子,看過一個視頻,大概就是分析中國是如何爭取國際地位,融入國際社會的。
在一戰時安排勞工參戰,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在歐洲戰場上,死了兩萬多名中國勞工,但因為他們的國家太弱,戰後沒什麼人提起這件事。
甚至,在戰後的巴黎和會上,中國遭遇了諸多不公平待遇!
中國在一戰中,加入了協約國陣營,還安排了勞工去歐洲作戰,是戰勝國之一。
因此,在戰後,中國希望收回以前被德國強占的,山東的膠州灣及相關權益。
結果呢?當時山東已經被日本占領,拒不交還!
而英法等國為了安撫日本,支持日本對山東的要求!
這時的中國,在國際上,是真的沒有話語權。
後來,中國打敗日本,又在別國戰場上打敗美國,自此,才沒人敢小看。
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得來別人的尊重。
桑景雲道:「譚崢泓,我們出錢,安排幾個人跟著這些勞工去歐洲如何?讓他們拍些照片,也看顧一下那些勞工。那些勞工都是普通農民,他們被高額的收入騙去歐洲,卻不知道自己將要乾的,是一份非常危險的工作,到時他們舉目無親,也不知道會遭遇些什麼。此外,英法等國在戰後,不一定會承認這些勞工為戰爭做出的貢獻,若能拍些照片,總歸是好的。」
日本曾經不承認他們泯滅人性的屠殺行為,幸好後來找到了一些照片做證據,才讓他們沒辦法抵賴。
桑景雲覺得,若是有記者跟著那些勞工去歐洲,多拍一些照片,也不至於這些勞工做出的貢獻,在戰後被無視。
此外,如果有有識之士跟著,說不定能給勞工爭取到好一點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