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長壽的,都是日子過得還算不錯的。
馮胡林自從看了這本書,就心潮澎湃,一心想要發展國內的醫術,培養更多的人才出來。
也因此,他對譚崢泓非常熱情,譚家有錢,他不管是做研究還是從國外挖人都需要錢,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求上譚家。
譚崢泓這時,卻是直奔主題:「馮院長,能見到你太好了,我正好有事找你。」
「有何事?」馮胡林問。
譚崢泓道:「馮院長,我們想辦一所教授女子簡單醫術和接生之法的女子職業技術學校,希望你能指點一下!」
馮胡林眼睛一亮:「你想辦教授女子醫術的女子學校?好主意!我們找個地方坐下談一談?」
馮胡林他們之前聊過,想要編寫《基層醫生手冊》。
但這本書,說白了是基層醫生的教材,他們將之編寫出來以後,若是沒有人照著這書學,那這書就白編了。
為此,馮胡林想要辦一個學校,教授此書。
但辦學校沒那麼容易,首先,錢就是個大問題。
他原本是不缺錢的,但他現在手上有兩個項目!
為了研究血吸蟲和青黴素,他的存款已經耗光,醫院未來的盈利也要搭進去。
現在有別人要辦學校,他求之不得。
至於譚崢泓要辦的是女子學校……這點他並不在意。
《夢遊莫斯科》里,培養的赤腳醫生,就有很多是女性,因為女醫生還能幫忙接生,起到的作用更大。
馮院長定的包廂比較大,他直接招呼譚崢泓三人進去,又讓酒樓撤下碗碟,上了茶水點心,然後一起聊天。
「小譚,你是看了《夢遊莫斯科》,才有這麼個念頭的吧?」馮胡林問譚崢泓。
譚崢泓笑道:「其實要建學校的不是我。」
他說完,就看向桑景雲。
桑景雲朝著馮胡林笑了笑,大方開口:「馮院長你好,我叫桑景雲。是這樣的,我現在有了一些錢,就想捐錢蓋一所學校,教授女子技術,好讓女子能養活自己。原本我倒也沒想教醫術,但這些天看了《夢遊莫斯科》,便希望這所學校,可以教女子醫術和接生,培養一些女醫生出來,現如今,女子看病著實不易。」
之前,桑景雲曾在《上海日報》上看到那麼一個故事。
有個女子在洋人的醫院,找洋人醫生做了一台闌尾切除手術。
術後她恢復得不錯,但歸家後,她丈夫對她的身體被男人看了一事極為不滿,竟然給她寫了休書。
幸好這女子娘家給力,不然她說不定會被逼到活不下去。
馮胡林也深知這一點,不過此刻,他的關注點並不在這上面。
他驚訝地看著桑景云:「你是雲景先生?」
雲景的真實名字,在上海,已經不是秘密!
桑景雲笑著點頭:「對,我筆名是雲景。」
原來是雲景要辦學校!馮胡林不再跟譚崢泓說話,而是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桑景雲身上,跟桑景雲熱烈討論起來。
桑景雲說她對女子職業技術學校的種種設想,而包括馮胡林在內的醫生,則說他們想要編寫《基層醫生手冊》的事情。
雙方越聊越覺得投緣,對建學校一事,也愈發堅定。
最後,他們還決定,這學校不培養其他技術,專門教導女子醫術。
第167章 英國
桑景雲對辦學校、編寫教材之類, 是沒有經驗的。
但相比於其他人,她更了解農民,了解上海附近的普通老百姓的情況。
她上輩子生活在農村, 這輩子剛穿來時,也身處鄉下, 她家對面還是棚戶區。
因此,她對辦學校一事, 能提出一些意見。
桑景雲希望自己建造的學校,招收的得是農村姑娘, 幫助的, 也得是普通百姓。
所以學校的住宿條件和伙食不能太好, 也不能收學費。
有錢人是不缺醫生的,缺醫少藥的一直是普通老百姓。
和馮院長他們聊了許久, 桑景雲和譚崢泓才告辭離開, 準備去接桑景雄。
路上,桑景雲向譚崢泓了解了一下馮胡林。
譚崢泓毫不隱瞞, 將自己了解到的事情說了, 比如馮胡林帶著一些人, 一直在研究血吸蟲,又比如馮胡林找他父親,購買了一批可以用來研究微生物的設備。
譚崢泓還道:「馮院長似乎在研究細菌,他購買了很多相關的研究器材。」
桑景雲微微一愣, 又問了一些問題, 比如馮胡林購買器材的時間之類。
等問完, 桑景雲就確定,馮胡林除了研究血吸蟲以外,應該還在研究青黴素。
她知道現在她們國家什麼都缺, 想要製作出青黴素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