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娘笑著說。
我掛的哪門子的心。
不過,說了就聽著唄。
春花娘就湊過來,壓低聲音像是在說什麼了不起的大秘密。
「分家!」
春花娘語氣里儘是興奮,「你二叔二嬸非要那兩千塊錢,你爺奶就說要分家,反正那兩千塊是死活都不給。」
沈南星挑眉:「一分沒給?」
春花娘道:「那可不咋地,你爺奶都在氣頭上,你二嬸又不依不饒非要錢,你奶氣狠了就說,這錢是他們老兩口的,誰也不給!」
「那他們跟著誰過?」沈南星問。
春花娘神秘一笑:「人家老兩口算盤精著呢,人家誰也不跟,只要有錢,還怕日子過不下去?兩千塊錢攥在手裡呢,就是天天吃肉頓頓都白米細面的,那也吃得起!」
說的也是。
春花娘又道:「你爺奶說了,分家,他們老兩口現在自己還能動,誰也不跟,自己住自己開火吃飯。等以後老得動彈不得了,三個兒子家輪流住,一家住四個月。」
「現在他們老兩口就住東屋,灶房共用。家裡的屋子院子,還有剩下的糧食全都分給你二叔二嬸,一點都沒給你三叔家,你奶說這算是抵了先前給老三找工作找關係花的錢。等於是把家當都給你二叔二嬸了。至於你爸,當年供他上學,讓他留在省城,家裡也花費不少,就也不給他分家裡的房子了。」
「以後,你爸每月給老兩口寄多少養老錢看你爸,你二叔二嬸家沒錢,每月就給老兩口拉50斤糧食,你三叔三嬸每月給老兩口5塊錢。這就算是三個兒子的孝敬了。以後各過各的日子。」
春花娘說完,還連連感慨:「你爺奶這算盤打的可真好,手裡攥著兩千塊錢,就算你嫁人了不用給你撫養費,你爸給老兩口的養老錢,怎麼著也得有十幾塊吧,再有老三家給5塊,老二家給糧食,我的個乖乖啊,你爺奶這日子,那可真是要過得比神仙還美咧!」
沈南星笑了笑。
沈家這對爺奶就是這樣,尤其是奶奶韓金花,那心裡有數的很。
當年見老大沈成山成績好,能考出去,就寧肯被人說狠心,也要高彩禮把大閨女嫁出去,讓兒子去省城讀大學。
在沈成山讀大學的時候,她就告訴沈成山,想辦法留省城。
沈成山是很聰明,但比他聰明的大有人在,他也沒關係沒後台,在這個工作必須要遵從分配,優先分配回原籍的年代,誰想回窮苦農村縣城,誰不想留在省城?哪裡是那麼容易的。
韓金花就直說,他個子高長得好,看著體面,只要人勤快老實又有上進心,找個省城有本事的姑娘就行了。
於是,遺傳了韓金花心眼子的沈成山,就想方設法,用盡手段,攀上了秦家獨生女,秦菘藍。
在沈成山和秦菘藍處對象,以及後來結婚,一直到秦家出事之前,沈有糧和韓金花這老兩口,都表現得極其通情達理,別說鄉下了,就是城裡這樣通情達理,對兒媳婦好的公婆都不多見。
但秦家出事之後,就不需要再偽裝,什麼嘴臉都出來了。
沈家老二沈群山,老實木訥,缺心眼,一把子力氣只會幹農活,反正就是個農民的命。
韓金花就總是夸老二媳婦給沈家生了長孫沈顯宗,是沈家功臣,總之就是叫老二家的覺得,他們家對沈家特別重要。
老三沈青山,學習上比不得大哥沈成山聰明,但為人處世比二哥沈群山要靈性得多,身體有些瘦弱,做不來農活,他就一直說以大哥為榜樣。
所以二哥早早輟學幹活,他一直在讀書,哪怕讀的也不好。糊弄著讀完高中他也不回來,愣是也學著大哥,憑藉一副好相貌和好口才,找了城裡姑娘張玉茹。
這年代的農村戶口轉城市商品糧戶口可不是那麼好弄的,工作當然也不是好找的。
但他會另闢蹊徑,比如許諾結婚後住城裡,還要生個跟岳家姓的孩子,從而通過岳家關係去當正式的高中老師。
韓金花非常支持,認為小兒子很機靈。
讓一個孫子跟親家姓又如何,終歸是自家血脈,以後啥時候想改不就又改回來了麼,關鍵是現在的實惠要拿到手。
所以對「靈性」的老三一家,韓金花能幫就幫,對三兒媳婦張玉茹,也是非常喜愛,屬於兒媳婦喜歡的那種講道理麻煩事兒少的婆婆。
對特別疼愛的小女兒沈桂英,那就更是打算得極好。
沈桂英繼承了沈家人的好相貌,模樣好聲音好,韓金花就讓沈成山想辦法,通過大兒媳婦秦家的關係,給沈桂英弄到一個去省里廣播站進修的名額,回來之後,就直接進了縣廣播站。
也正是因為這樣,沈桂英才會有機會接觸到縣城裡的優秀男人,最後選擇了如今已經是城關派出所長的林克保。
對待小閨女和當官的女婿,沈家老兩口那更是通情達理到了極點。
對待外孫女林秀秀,沈家老兩口那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外公外婆,一點兒沒嫌棄林秀秀是外孫女,比對親孫子都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