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直隸本身就是京畿重地,人口繁多,經濟繁榮昌盛推動的結果就是讀書人更多,此次院試共同來赴考的考生多達兩千餘人。
提學官要在這兩千多人裡面擇選兩百名生員,這將會是一場十分嚴峻的考驗。
等到沈江霖他們下了馬車後,才感覺到什麼是暑氣滾滾,撲面而來,尤其是今日連一絲風都沒有,只剩下聒噪的蟬鳴在撕心裂肺地叫著。
國子監考場門口人聲鼎沸,比之沈江霖第一場的縣試人更多出幾倍,又是如此酷熱之天,沈江雲牽著沈江霖擠過送考的人潮,都已經差點把束髮的發冠給擠歪了。
兄弟二人一邊在約定好的地方等待同考人,一邊互相幫著整了整衣冠。
今日同他們一起結保進考場的人是沈萬吉、沈貴生以及殷少野,殷少野上一次院試因為自己的吊兒郎當而名落孫山,這次定要考個秀才回家,一雪前恥。
兩人等了一會兒,眾人就集齊了。
此刻正好鑼鼓敲響,兵丁開始維持秩序,考生們排隊搜撿、驗明正身後方可進場。
這些流程沈江霖如今已經熟悉了,夏日唯一的好處便是脫了衣服被搜撿也不至於凍的瑟瑟發抖,等到進入考場後,沈江霖甚至鬆了一口氣——這次總算不用眾人夾坐在一起,而是一人有一個號間,每個人都隔離開來。
如此暑日,若還眾人夾坐,那個味道光是想一想,就讓人面色突變了。
只是沈江霖有些高興地太早了。
他被分配到的是黃字八號考棚,明明是個不錯的數字,可是等到沈江霖走到那邊的時候,整個人都要不好了——旁邊竟然就是一個茅房!
他竟然抽到的是一個「臭號」!
這可不是有抽水馬桶的年代,古老的糞坑依舊是人類排泄物的歸宿,整個考場只有三處茅房,他便如此幸運地抽中了一處,這運氣也是沒誰了。
在場兩千多名考生,幾百個兵丁,協助監考的典吏幾十名,這麼多人,總有人要上廁所的吧?
就算考生忍著不上,其他人也能不上?
況且,這人有三急,若是實在遇到腹瀉者,考生也得上。
尤其是此刻,沈江霖已經聞到了一股隱隱約約的味道,他不知道等到日上中天的時候,被暑氣一蒸騰,到時候這個味道該如何感人?
沈江霖不敢細想,他也從來沒有應對過這種場景的經驗。
在現代時,沈江霖從小生活環境優渥,不管是在小姨家,還是後面獨立出來獨居,都有家政阿姨收拾地一塵不染;到了此地,哪怕只是榮安侯府的庶子,但是身邊也是跟著一群奴僕,灑掃庭院、鋪床疊被、擦洗器皿,各司其職,莫說臭味,他愛薰香,屋中常燃瑞腦香,聞之便覺心曠神怡。
沈江霖忍著那股氣味,走進了黃字八號考棚。
考棚三面圍起,一面向外,兩快木板一高一低擺放,低處坐人,高處為書案,實在簡陋得很。
沈江霖沒有忘記兄長的囑咐,先細細地看過整個考棚,見屋頂沒有破洞,木板表面也還算平整,考棚裡面不見蛇蟲鼠蟻的蹤跡,沈江霖鬆了一口氣:還好沒有倒霉的徹底。
考棚很逼仄,哪怕沈江霖個子小,也覺得待在裡面不自在極了,若是成年男子再壯實一點,或許轉個身都困難。
沈江霖從考籃里拿出一塊棉布,將兩塊木板擦了擦,剛剛擦下去,沈江霖就眉心一跳——棉布雪白,只擦了一下,雪白變成了灰黑色。
沈江霖三下五除二,將兩塊木板都擦了一遍,然後便將棉布丟在了一旁角落裡,是再不準備碰了。
等到沈江霖這一通忙碌好,他的四周都已經坐滿了,隨著鑼鼓敲響三聲,預示著此次院試正式開始。
典吏們開始挨個分發答題紙,等發完答題紙,便有兵丁舉著牌匾將此次的題目給每一個號舍的考生看去,並有典吏在一旁高聲宣讀題目,喊過三聲之後就不再出聲。
院試只考一天,考的內容與縣試府試大體相似,作時文兩篇,試帖詩一首。
第一題看似十分簡單,只有六個字:人之初,性本善。
這來自於《孟子·告子章句上》,宣揚的是孟子的性善論。
這個題目沈江霖有諸多可以寫的地方,東西方古代先賢都有這樣的思想主張,不管是孟子也好,還是古希臘斯多葛學派也罷,對此都有深入的探討,沈江霖本就是研究這些東西的人,對於這種題目,寫起來是信手拈來,很快就找到了破題之點,思想方面的論證如今只需要用此時的文章格式寫出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