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忙問寧知越,寧知越給他一個白眼,沒好氣說:「兇手要是知道我回來汜州,還用得著用一根簪子找我?」
姚琡覺得她太自負,什麼事在她這都好似成竹在胸,說不準生了意外呢?
「怎麼不行,你還活著,陳玉的死就是最大的蹊蹺,你知曉此事難道不會回來調查?你要是藏起來他們找不到,用陳小川和一根簪子,足夠讓你上鉤了吧?」
說的還有模有樣,但就是不可能,「如果真如你所說,陳小川就沒必要鼻青臉腫,叫人分不清面貌的回來。」
姚琡恍然,「他被人打是故意的?但這就說不通了,不是針對你,還有誰?」
「我來找誰的,他就是來找誰的。」
姚琡略思索,又是驚詫,「是玄素。」
第65章
與姚琡猜想的一樣,朱玉閣是南漳縣城裡一家頗有年頭的玉器首飾行,寧知越想到去朱玉閣,也的確是因那根白玉如意簪子的緣故。
那根簪子出自朱玉閣,是她阿弟在她離家前半年送她的。
說來她與阿弟並不算親厚,相差三歲的年紀,使得他還在襁褓中時,她已在阿姐和幾位兄長的看顧下肆意地玩耍,後來從越州去到汜州,她對新地方充滿好奇,顧著探索新奇有趣的去處,時常往外跑,等到阿娘被她氣死,阿爺與阿弟都憎恨她,雖在同一屋檐下,她只將自己禁閉在自己的小院裡,他們也鮮少會主動來看她。
是以,當府中下人捧著一套精雕細琢的玉器送到她院裡,稱是小郎君送的,她還頗覺驚異,怎生無端地送東西給她?
年復一年的關在小院裡,身邊只有青予和玄素,戴著這些玉石首飾她只覺得累贅,但阿弟一番好意,她領收了也就放玄素妥善收著。
可是,陳玉的死外人不知內情,玄素與阿弟再清楚不過,既是認了那女屍就是陳玉,要麼將簪子隨葬了,要麼便該將她過去的用物都妥善收著,緣何會落入他人手中?
而她所以要去朱玉閣,便是為了探聽其中緣由。
她不認得朱玉閣的掌柜,但其背後的東家她是再熟悉不過的。那人名叫施綺,是個自幼隨著叔父走南闖北做生意的商人,性子潑辣,做事爽利,因說話做事都自己做主,很引得三哥艷羨,常藉口帶她出去玩,偷偷去聽阿綺姐姐談天說地。
後來更是不顧伯父與二哥震怒,也要學著外出行商,幸而阿姐及時趕到,暫且將伯父穩住,之後又趁機將人送走了,任誰問也都沒透露過三哥的下落。
她許多年不見阿綺姐姐,卻在離開南漳縣前夕聽玄素說起朱玉閣背後的東家是她,等被阿姐送到西域,又驚訝發現這些年阿綺姐姐與三哥常年待在西域,只偶爾有個一兩回會回大周境內運送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