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來顧孟然一直在想,他們該何去何從。
抄上輩子的作業,擺在面前的標準答案只有一個——船。一艘可移動、可居住、可承載物資的貨船。
船這玩意兒可不便宜,動輒幾十上百萬。
顧孟然一個剛上大學的學生,兜里自然掏不出,於是才有了忽悠外公養老金這一出。
外公疼他,無條件相信他。
一肚子草稿沒派上用場,就這麼一會兒工夫,坐在對面的老爺子已經開始盤算買大船還是買小船了。
顧孟然眼眶莫名有點熱。
正事要緊,他揉了揉泛紅的眼眶,與外公分析:「買小船,小型散貨船,三千噸左右就行。被水淹沒的陸地不比大海,障礙物多。而大船笨重,吃水線深,還格外扎眼,萬一有點磕碰,或是被人盯上就麻煩了。」
孟高陽眉頭微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三千噸的小貨船能裝多少東西?陸地沒了不是鬧著玩的,沒法種植、生產,以後可就是坐吃山空了。」
道理顧孟然都懂,但權衡利弊,小型貨船是最優解。他並不擔心小貨船空間小,沒辦法承載太多物資,因為——
顧孟然緩緩抬起頭,平靜地與外公對視,
隨後他舉起右手,掌心輕輕貼上裝葡萄的不鏽鋼盆。
皮膚與盆接觸的一瞬間,顧孟然心念一轉,一盆飽滿的紫皮葡萄就這麼憑空消失在桌面。
第2章 開始囤貨
一場意外,顧孟然失足墜船,螺旋槳攪爛了他半張臉,致他毀容,也讓他永遠地失去了一條腿。
命大,在醫療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鬼門關里走一遭,他奇蹟般地活了過來。而那天之後,顧孟然的身體裡便多出一個奇怪的空間。
空間是顧孟然自己取的名字,因為它和小說里虛構的隨身空間別無二致,自由存取,任意拿放,且物品放進去是什麼樣,拿出來還是什麼樣,不會隨時間流逝而腐壞變質。
但不同的是,他的空間由兩個部分組成。
空間內部是兩塊開闊平整的空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一片荒蕪的黃土地,面積非常大。
顧孟然閒來無事曾用步子量過黃土地,長約120米,寬約80米,另一片大小一致,相當於兩個標準足球場。
兩塊空地並非緊緊相連,一條筆直的溪流橫在正中間,將其一分為二。
兩塊空地看似大差不差,用途卻截然不同。
溪流右側草地用於儲物,除活物以外的任何物品皆可存放在內。但人進不去,顧孟然這個主人也不行,他只能在空間外面存取物品。
而溪流左側土地——僅限活物出入。
顧孟然可自由出入,沒有生命的死物一概帶不進去。
潺潺流淌的小溪仿佛一張無形的網,阻隔了顧孟然想長期住在空間的念想。
後來無意得到一包種子,顧孟然嘗試帶進去,竟然一次成功。
一方種植,一方儲物,關鍵時刻還可避險。顧孟然終於摸索到空間的正確用途,只是那時的他們已是強弩之末,空間續命,多撐兩年罷了。
重回三年前,空間竟跟著他一起回來了。
這一次,顧孟然一定把它安排得明明白白。
謹慎考慮,顧孟然沒敢向外公展示空間的另一個功能,一個「葡萄消失術」把老爺子嚇得夠嗆,身子骨再硬也遭不住反覆驚嚇。
老船長坐鎮,船的事兒不需要顧孟然操心。他只提出一些改裝建議,其他全權交由外公負責。
而顧孟然要做的,便是一個月內將船艙與空間填滿。
睡了個安穩覺,第二天一早,孟高陽匆匆出門前往船廠,顧孟然則開著外公的老頭樂,前往附近租車行。
一個小時後,他辦完租車手續,開著租來的小型廂式貨車,獨自前往雲田市最大的糧油綜合市場。
空間可以種植,但該囤的還是得囤。
一日三餐,一人一年至少需要200斤糧食。顧孟然直接按照十年的標準,採購百斤裝大米40袋、百斤裝麵粉20袋、豆類雜糧共20袋。
最基礎的民生食品,價格並不高。
只是顧孟然一次性買得多,有些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