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人就這樣,干工作就靠軟磨硬泡。」常月娥說,「她是苦出身,九歲就出來做工了,進利華廠工作以後才跟著掃盲班學了寫字。小余沒啥文化,也不要啥臉面,利華廠能從小作坊發展成食品廠,全靠她和那個老廠長找領導軟磨硬泡。所以,別看她辦事像個市井潑婦,其實她在利華廠很有威信。」
葉滿枝:「……」
她也發現了,有餘公僕在的地方,總像是在田間地頭。
她這些年也見過不少女幹部了,但是敢在市領導面前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余公僕真是第一個!
她沖門外的秘書室里喊著「迎春」。
新任秘書奚迎春趕緊「哎」了一聲,推門進來。
「利華廠的余主任,今天來了嗎?」
「來了,」奚迎春表情古怪道,「在辦公室那邊跟人嘮嗑呢。」
「……」葉滿枝嘆道,「你把余主任請過來吧,我跟她聊聊。」
余公僕很快就小跑進來了,喊了聲「葉局長」,又遞給常月娥一個「還得是你」的眼神。
好似葉滿枝肯見她,全是常月娥的功勞。
常月娥起身說:「你們聊吧,我今天真是白跑一趟,人家葉局長本來就要找你聊聊呢!」
余公僕作勢就要出去送她,兩人來回謙讓了好幾次,最終還是葉滿枝看不下去,讓奚迎春幫她送送親媽。
她不想再浪費時間了,開門見山地說:「余主任,市裡的態度很明確,利華廠與其他食品廠有產品上的重合,不想在市區里繼續投資建廠。」
「那我們這三百號職工咋辦?」
葉滿枝問:「余主任,你之前跟市領導承諾的,生產巧克力和麥乳精的計劃,是不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了!為了這倆產品,我特意帶著工程師去天津和上海學習呢!」余公僕呸了一聲說,「有人說我為了留城指標誆騙市領導,我咋可能有那個膽子!葉局,我跟你說實話吧,利華廠帳面上的資金,確實不夠同時增加兩種產品,但是買麥乳精設備的錢還是夠的。我當初打算先把人招進來,要是大家沒活兒干,那不正好能讓市里出錢,買點新設備嘛!沒想到啊,好好的計劃,全被張治峰那個王八蛋毀了!」
「要是有了麥乳精設備,你們的工人能立即投入生產嗎?」
余公僕頓了頓,偷眼瞄向神情嚴肅的葉局長,內心掙扎片刻後,還是選擇說實話。
「工人還沒培訓呢,咋可能立即上崗,但我們已經有麥乳精配方了,工程師知道咋弄,到時候可以讓工人學。」
葉滿枝點點頭說:「我也希望利華廠可以重建,讓原有的職工全部重新上崗。但我還得再想想辦法,跟其他單位聯繫一下。余主任你先回去吧,有消息我給你打電話。」
余公僕從小就出門做工,很會察言觀色,直覺這葉局長不是搪塞自己,於是也不在這裡討人嫌,說了一籮筐感謝的話,乾脆利索地走了。
葉滿枝花幾天時間,翻看市里各大食品廠的資料,又研究了全市各區縣的工業發展情況。
然後,便開始了她上任後的正式調研。
調研第一站,不是市裡的重點工業區,也不是那些國營大廠,而是回了她的老家——通蘭縣。
得到通知的縣革委會錢主任,早早就在縣委大院門口迎接了。
一見到葉滿枝就笑著喊「歡迎」。
葉滿枝與對方客氣地寒暄幾句,又看向旁邊的田春山,語氣熟稔地笑:「老田,我夠意思吧?調研第一站,就衝著你們通蘭縣來了。」
田春山沖她抱了抱拳。
誰都知道他倆原來是一個班子的同事,葉滿枝這個局長剛上任就來通蘭縣調研,算是給足他面子了。
錢主任心知這二位是熟人,肯定有話要說。他給田春山使個眼色,就客氣道:「田主任是分管工業工作的,你們是老同事,讓田主任陪你在縣裡看看吧。中午我在縣委食堂請葉局吃頓便飯。」
葉滿枝笑著答應了。
等人一走,她才問:「怎麼樣?通蘭縣的工業不好發展吧?」
「哎,全市倒數第一,底子太薄了。」田春山說,「你在電話里說找我有事,到底有啥事?」
「利華食品廠你聽說過吧?」
「嗯,聽過,讓市裡頭疼的那個嘛。」
「呵呵,讓市裡頭疼,卻是你們通蘭縣的香餑餑。」葉滿枝認真道,「通蘭縣是農業大縣,除了農機產品和農藥,最適合發展的其實是食品工業。利華廠有工人,有成熟的技術,有配方,還有現成的產品。而你們縣裡有地皮,有發展需要,還有一點錢,雙方為什麼不能合作一次呢?將這家大型國營食品廠發展起來,還能帶動不少配套工業的發展。」
第 232 章 葉滿枝:我要擺譜兒啦……
田春山望著葉滿枝, 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話。
「葉主任,你這牛皮都快吹到天上去了!幾百人的工廠算啥大型國營食品廠啊?」
不知道的還以為那利華食品廠是幾千人的大廠呢。
「哈哈,利華廠差不多有三百人, 」葉滿枝透露,「但是重建以後, 肯定還要擴大規模。他們廠的余主任想生產麥乳精和巧克力, 填補濱江在這一塊的空白。真給你們通蘭縣一個幾千人的大廠, 你們也吃不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