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朔這邊暢想了一下小哼哼獸長大後的場景,而另一邊,被捆著回來的哼哼獸卻讓大家犯了難,抓回來是抓回來了,但要放在哪裡養?如果不養直接殺了吃肉,又不甘心,為了活捉它們,一群人沒少費工夫。
白朔聽到其他人的話,覺得需要蓋個養殖區。
現在最多的建築材料是石頭和土,直接在地面上蓋最方便,但哼哼獸力氣大,萬一撞壞了,附近都是老人和幼崽,十分危險。直接在地下挖一個,又怕哼哼獸打洞。
但如果把兩種方式結合起來,挖一個很大的坑,在坑周圍鋪上石頭,再用泥將石頭固定住……白朔將自己的想法跟花永說了一下。
花永聽完點點頭,決定按白朔的方式做,抓哼哼獸就是用了白朔的方案,養哼哼獸聽他的肯定也沒錯。只是這養殖的地方蓋在哪裡?
花永猶豫不定,最後還是問白朔。他發現想不明白的事情問問白朔就簡單多了,比自己撓頭苦想輕鬆不說,還節省時間。白朔雖然是幼崽,但想法比他多多了。
聞言,白朔思考起來,最後考慮到以後可能會燒磚,選擇在河對面那座山旁邊挖,挖出來的土放在一邊以後用,先用石頭蓋一圈。
河對面那座山其實也不小,只是上面的石頭比較少,沙土多,這種山不適合挖洞,因此雖然離住處很近,但並沒有人去那裡居住。
白朔選定的位置在山另一邊,這樣有山的阻擋,就算有風,養殖區的味道也不會飄到他們這邊來,而且隔了一座山,也不會污染河水,他們部落大部分用水都是靠旁邊這條河和山後一道山泉,這兩個一定要保護好。
選好地點後,狩獵隊和採摘隊的成員火速吃完了飯,然後去挖土。因為人多,部落里的工具不太夠用,於是一群人就地取材,劈開的竹子、薄石片、樹枝……找到什麼用什麼,好在羽族力氣大,工具不給力依舊幹勁十足,一個晚上就將深坑挖好。
接下來就是壘石頭的環節了,將石頭沿著深坑內側鋪一圈,中間用泥沙粘合,考慮到下雨和廢水排除的問題,白朔在周圍弄了幾個排水口,排水口底部用竹子連接到外側一個更深的坑中,這附近到時候用來堆肥。
土坑中還扔了不少乾草,哼哼獸願意吃就吃,不願意吃髒了替換下來也可以堆肥。
為了養好這幾隻哼哼獸,全部落忙活了兩天,第三天早上,花永帶著幾個人,將哼哼獸放下去,又扔進去一些小哼哼獸喜歡吃的野草,白朔這幾天將小哼哼獸的愛好摸清了。
三隻哼哼獸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此時獲得了自由,看到旁邊有食物,風捲殘雲般吃起來,吃完圍著坑轉,像是找上去的地方。
然而白朔挖坑就是為了防止它們出逃,當然沒有能出來地方,為防萬一,白朔可是連人上下的位置都沒留,因為羽族只要變成羽形就能自由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