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粥也不這樣啊,還有包子呢。」
「今年怎麼回事,那什麼知縣跟老禿驢們不會一起中飽私囊了吧?」
「誰知道呢,淪不淪陷能咋樣,誰還能真指望那廢物軟蛋知縣!」
顧青民最初上報朝廷,為此地興建聖蓮道分支,目的是為安撫苦難。
聖,代表天地與蒼生,蓮,代表貞潔與堅定。
貞潔,意味全心的博愛,堅定,意味無我之奉獻。
聖蓮道,是蒼生之道。
屹立上百年,行仁聖之大愛,集萬民之信仰。
可抱仙慈院如今布施粥食,不過是當上級派發的任務應付一場而已,並不指望真的有人對他心存感激。
原因無他,定崖縣令窩囊,人盡皆知。
二撂子沒領到,悻悻然走出布施隊伍。
畢竟他今天穿了杜爺給他買的新衣裳,沒補丁,優勢不大,而且,他也沒帶碗。
雀雀跟李大娘已經先走了進去,二撂子拉著老杜也往裡走。
樓楓秀沒動,他對阿月道「你先進去。」
「你呢?」阿月問。
「外面等你。」
阿月點了點頭,樓楓秀目送阿月進了抱仙慈院,捏了捏酸軟的雙臂,旁立一旁靜候。
知縣大人顧青民,剛剛竭力分完粥,他收拾完攤子正要走,肩膀忽然被人勾住。
「知縣大人好。」
抬眼,看見定崖第一大毒瘤周業生。
「知道大人會來,我特地趕來拜年,免得大人多往堂里跑一趟了。」
「周堂主辛苦,大年初一還代我親自來鹽場盤查貨物。」
「是啊,我們市井小民愚笨,體恤大人辛苦,只能身勞親至了。說起來,不知大人今年何時為我堂頒發牌匾呢?」
顧青民僵著身子道「近來瑣事繁雜,冬季稅收還沒來得及統計,還不確定誰家。」
「我相信不會有第二家的,大人說是不是?」二人姿態親密,仿佛最密切的親朋好友。
周業生的手臂繞過胸前,從顧青民懷中勾出一隻包著紅布的四方小印。
拆開紅布,朝官印哈了口熱氣,隨手蓋在一份空白文牒上。
而後,將官印塞回顧青民手中,眯眼笑道「定崖縣民生,可都全靠大人你呢。」
「堂主放心,小可定不負眾望。」
「我很放心。」周業生緩緩拍了拍顧青民肩頭,收起文牒。
白虎堂周業生,青龍幫劉定邦,乃至城中士紳,同來齊拜宗門。
鹽場就在抱仙慈院後方,拜完宗門,穿過大殿,便可以直接直達鹽場。
周業生早年一手建立白虎堂,積攢著通身掌控全局的威壓氣量,通常面上顯著笑意,話里也無甚威嚴,卻讓人不敢小覷。
顧青民看似不落下風,遊刃有餘,待他走後,連忙掏出絹子擦了擦汗。
白虎堂納稅一向積極豐厚,每年都是第一大戶。
樂輸善賈四個字,他年年寫的肝膽俱裂,昧著良心頒發的,回回恨不得要撞匾自盡。
很難解釋為什麼一個無惡不作的幫派,竟然從不偷稅漏稅。
顧青民將官印收起來,整頓布施攤。
聖蓮道盛行天道,施恩天下,各地都會有人集資修建分支,以便求拜。
但定崖縣富裕的不是百姓,沒人建造。
前幾年顧青民初任期間,見乞丐流民居多,上奏朝廷,要求撥銀建造抱仙慈院,時逢節慶,廣濟貧民,施粥降恩。
但到了這個地界,抱仙慈院便被白虎堂納為私產,朝政每有撥銀,起碼抽走六成。
今年更過分,剝削起碼九成。